5 .建立決策管理系統(DMS)

決策的兩大要素為預測與判斷。決策= f (預測,判斷) 

預測也可稱為預測分析,依據取得的data來計算出現在的狀況,並分析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。

如前文所述:接到一張客戶訂單,做授信分析時,預測分析會指出目前該客戶的AR(應收帳款)是45萬,授信總額度是80萬,而該筆訂單金額是60萬。若接下訂單,授信餘額將為80-45-60= -25萬。進一步分析可知道,AR日期是5月20日到期,而訂單出貨是5月20後的5月30日。若該客戶如期或在5月30日以前支付AR的45萬,則讓筆訂單出貨時在授信額度80萬內,故是安全的;但客戶會如期在5月20日或在5月30日之前支付AR的45萬嗎?

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是預測後的“判斷”行動了。判斷以往大都是由人員來做,現則可以寫成規則由系統來做判斷。例如,我們可預先設定規則:假設客戶會如期付款,故若(If)訂單出貨當日預計的信用餘額大於訂單金額,則(then)現在就接受這張訂單,否則(else)就先不核准該訂單,而是通知業務部門與客戶再協商可能的措施,如提前支付AR,或把打單數量減少。這些在判斷之後的處理活動就稱為決策後的“行動”了。

行動會產生新的data,供以後決策的預測(分析)來使用。

針對某項任務,預測分析應具備有哪些內容?使用什麼data?要產生什麼樣的預測?這些就是預測“建模”的結果了。


再舉一例:一家品牌銷售公司應如何做好銷售分析的任務呢?這就要看他的預測分析模式的內容了。他可能是依銷售數量或金額做排名,或是依產品利潤金額做排名來分析。但更好的方法則是依PS Ratio來做排名,即把各產品的利潤占比(Profit ratio)與銷售占比(Sales ratio)相乘,再依其大小值做排名。

這樣的分析可讓企業很容易分析出哪些產品構成了公司營銷活動80%的內容?各地區銷售的產品內容有何差異?

進一步把庫存數據與向工廠下單的採購數據,拿來比較銷售的內容,可以預測出這些暢銷品的供應情況,並指出管理應採取的行動。例如,排名第2的產品庫存只有0.5個月了,而向工廠訂貨的提前期是2個月,故半個月後即會斷貨,而應立即緊急增加採購。排名第3暢銷品的庫存量有10個月,且還有給工廠的採購量約3個月,表示這個產品“暢”的不足,應再強化銷售以消化庫存,且應立即設法取消已發出的採購單,避免造成庫存更大的壓力。

這樣的分析學問,稱為預測式分析學(PA:Predictive Analytics),它指出人員該採取的行動,而不像以往企業智能(BI:Business Intelligence)工具那樣地消極,只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,沒有任何行動的建議。

5-1 建模 (Modeling)

預測模式是極重要的,若模式不夠好或內容有錯,會引發可怕的後果。例如,08年的金融風暴是起因於假設“美國各地房價不高度相關”的錯誤。

《AI經濟的策略思維》書中舉了個極有趣又發人深省的實例。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派轟炸機去炸德國,有些經德國高射炮及機關槍掃射的轟炸機沒能飛回英國。英國軍方啟動一個任務,分析回來飛機的彈著點,要找出增強防護的地方與方法,以提高飛機安全返航的機率。

統計學家Abraham Wald被邀來主持這項預測分析,他的研究結論出乎一般人的直覺,他主張:愈是回來的飛機都沒被打到的地方就是愈重要的地方,需強化保護。大家都被打到的地方則是比較不重要的地方,因為被打到了也飛回來了。結果證實了他的預測,英國飛機果然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。

建模很重要,它靠的不是data而是知識,尤其是對因果關係的掌握。

知識有兩大類,已知的與未知的。

已知的知識可以靠專家來提供,這樣建立的系統被稱為專家系統 (Expert System)。例如,機器或車輛的診斷系統,法律諮詢建議系統。

未知的知識要如何獲取呢?(1)以往靠數理統計來找出因果關係,並建立數學模型(model)來建模。例如,迴歸分析可以告訴我們影響一個事件的因素可能有哪些。(2)機器學習(ML:Machine Learning) ,這是用演算法來分析大量的數據,以找出因果關係,故又被稱為big data分析法。這個領域是近來各國應用發展很快的區域,包括讓AI機器學會大量認知性(cognitive)的能力,如看、聽、說…等能力,而應用到非常多的地方。Alpha-Go打敗世界各國圍棋高手是著名的案例,而自動駕駛,語言翻譯,自動依憑證做會計分錄及入帳,都是這類AI的應用。


分析後是判斷。判斷是依據決策者的好惡與得失的衡量來做的,《AI經濟的策略思維》書中稱這樣的依據為“報酬函數”。例如:如果某一客戶是第一次往來,且訂的貨需做客製化,則公司必須先收到八成貨款才承接訂單,否則就放棄該筆訂單。這樣的“If…Then…邏輯”被稱為“若則邏輯”,可以寫入程式中由系統依循而做部份的或全部自動的判斷。

管理中許多的規則(Rules)就是用若則邏輯來表現的。例如:有家企業規定,經理級及以上主管的三等親內的親戚不可再進入公司任職。這是公司對家族化現象的徹底防堵政策,當然他也排除了內舉不避親的可能好處。

為了要執行這個政策,在召募人員時的預測分析中就需要有data顯示:應徵者有三等親內的親戚在公司任職嗎?若有,他是經理級及以上的職位嗎?

若這個規則被自動化了,即由系統來自動執行,就可(1)提供最迅速的決定:(2)排除了承辦人有意或無意地不執行此規則。

5-2 建置 (Construction)

D-APP的模式建好後即是建置任務了,也就是發展出對應的軟硬體系統。

這樣的建置工作需要商業世界(business world)和IT世界裡的兩種人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,故有其相當的難度與挑戰。

例如,若則邏輯的描述需要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理解,而IT人員又能夠用來編寫成程式。故往往需要有“翻譯”人員居中,避免兩邊人員“雞同鴨講”。

好的工具可以解決相當一部份的挑戰,如同手機使多數人都會自己照相一樣。好的規則引擎(RE:Rules Engine)可以提供規則編寫語言(RAL),即若則邏輯、決策表、決策樹、計分卡,讓知識工作者更方便地來展現他們心中的判斷模式,即“規則與模型”。

若則邏輯:例如申請特休假的時候,需要判斷特休假是否還足夠,若不足夠,則只能申請事假。


決策表:很多公司針對採購,都會有採購核決權限表,經理可以簽核的上限是多少錢、協理可以簽核多少錢等等。

決策樹:訂單承接的時候,依照輸入的客戶代號、料號、付款條件、業務代號開始進行銷售單價的自動帶出。客戶是國外客戶還是國內客戶、若是國內客戶,繼續往下看料號是常銷品、還是滯銷品。假設是常銷品,繼續往下看付款條件以及業務代號,最終會自動帶出一個銷售價格。

計分卡:月加權成本分攤的時候,針對製作費用,常常會使用計分卡的方式來計算當月份生產的所有料品,每一個應該分攤到多少的製造費用。 這裡說的模型(model)是指決策時判斷的依據。例如:有些企業的報價作業很複雜,涉及許多因素的考慮與計算,可以建立一個報價模型來協助工作者進行每次的報價任務。這不僅提升了作業效率,也確保所有人員都必須依規定報價,因而杜絕了無意的或有意的疏失。

建立 MA (Management Automation) 需要的工具很多,不僅是規則引擎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