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據賀伯特先生的研究,「按鈕(Push Buttons)」是我們反應式心靈裡印痕產生的刺激,而它會引發分析式心靈中不夠理性的行為。例如:有的人很怕蛇,他看到像蛇的東西,就立即會緊張。那麼,蛇就是他的按鈕。像蛇的東西或話語,都會讓他被「按到」。最常見的按鈕是貶低(invalidate)。當甲用語言的述說、表情,甚或是態度,向乙表示「他錯了」,就是甲在貶低乙的行為。強烈的貶低,如大聲地責罵或是打人,是顯而易見的。但某些不經意的言語或態度,也會造成貶低的效果。例如:

「這事不是蠻簡單的嗎?你還搞不清楚?」→這是指明對方「笨」。

「人人都知道呀?」→就只有對方不知道,這也是笨的指控了。

「我早就說過許多遍了…」→指責對方記性不佳?理解能力太差?

「我真搞不懂,你怎麼會這樣想?」這些話都在指出對方很笨,都是一種貶低。特別是我們在做評估(evaluate)時,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貶低對方的效果。而心智狀況愈差的人,就愈會認為別人的話語或行為在貶低他。在此要說明幾個在企業行為中常見而要設法處理的按鈕,它對企業的管理有極大的影響,也是高管們在提升心智能力上要特別重視的挑戰。

第一個要說的按鈕還是「貶低」,因為人與人之間最常見的按鈕就是它了,但當事人往往自己毫無覺察。一位高管若常對自己的部屬說「煩死了」,你猜部屬會怎麼想?有何感受?他們的情緒等級一定在持續地被壓抑。為什麼?這位高管不正在表示就是被這些部屬給「害」的煩死了嗎?也許他言者無心,或單純地只是想表示自己的工作太多、太累了。然而,一再強調自己忙死了、煩死了,不正同時也在貶低部屬,指出他們的無能嗎?

控制

賀伯特先生指出:控制包括「願意控制(willing to control)」及「願意被控制(willing to be controlled) 」兩個意願 。另一個說法是「在努力控制之餘,也接受不可控制的部分,即心甘情願地接受被控制的結果」。依據賀伯特先生的研究,控制有如一個銅板(coin)的兩面:控制與被控制。而且,控制沒有什麼對象的問題(誰控制了誰),它只有好壞的考慮,即控制的好或不好。

這裡面涉及到兩個「意願」的問題:「願意去控制 (willing to control)」以及「願意被控制 (willing to be controlled)」。我們許多人都被教育成「若未事先經過我充份的同意,即要求我做動作,我會感到不悅」;而這種態度也被普遍地接受是合理的態度。然而,有許多時候,特別是環境中發生重大變動的時刻,這種態度可能就是錯誤的、有極大局限性,甚至於是致命的了。發生地震時,還需要等你同意,你才會採取逃難的行動嗎?公司經營的結果,會給經營者「指令」,他非聽不可,不同意即是找死!又如,產業環境變了,經營者能夠拒絕接受嗎?那些以前做照相機底片的,或幫人沖洗底片的,當時要如何努力去控制行業整個消失的變化?

控制的狹隘觀念是非常普遍的,即常會有「誰在控制誰」的想法,這也是管理學中一再討論的「單邊控制(unilateral control)」的缺失,是個到處作祟而負面影響我們行為的關鍵要素。夫妻關係中,誰控制了誰?產銷協調中,又是誰控制了誰?只要心裡有了這樣的想法(疑問),夫妻關係或是產銷協調就都好不到哪裡去了。如果先生願意控制太太,而「同時」又很願意被太太所控制,則他就能夠好好地控制好他太太了。上述兩個願意,缺一不可!企業內部職能間的協作關係也是同樣的、很微妙的!

傳統管理教育中一再強調了控制的職能與重要性,但極少談到「不可控」 的部分,因而是不完整的、偏頗的。高管的能力中,一定要有「良好的控制心態」這一項,因而願意接受同伴們的作為結果,願意受到某些環境的突發影響而不會降低情緒度,才能更好地控制整個情勢(混局)。另外,對不可控的部分不要使力,否則會降低整個控制的效果。例如:推鞦韆,用力把它推出去後,就不要再使力了,否則純粹是做虛功。這似乎是句廢話,但產業變動時,有許多主管拼命想留住原先的架構與作法,不正是在做虛功嗎?

大家若回憶一下《創新兩難》的理論,就會豁然開朗。地震來了,要把房子震倒了,你要努力去救房子嗎?愈努力,就愈糟糕!我自己的經驗與觀察是:企業中愈是強勢的主管,就愈無法接受“被控制”的要求!對高管我想強調的是:總有些人事物是我們無法控制的,自己想要控制局面是好事,但對真控制不了的部分也要學會放手,接受被控制的結果。這樣,你的控制總能力反而會加強!有點怪吧?多想想,你就會明白控制的微妙了。

責任

責任是個超級大的按鈕! 企業活動中,你一提到這責任二字,就會看到許多人在心神搖晃了! 誰該負責?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認為自己只應該(也只能夠)負起局部的責任,而每當事情不順利時,就會產生下列三種情緒中的一項或多項。

  1. 責怪(別人),blame,因為別人沒做好才害得自己也失控了;如生產單位責怪營業單位的訂單不穩定,或營業單位責怪研發單位的進度又落後…等。
  2. 自責,shame,即責怪自己沒有把事做好。
  3. 遺憾,regret,對環境或情勢的不利發展在心裡感到遺憾。如對產業的意外發展、選舉的結果不如預期、地震或水災…等。

管理學的大師之一,寇夫曼教授在他的《清醒的企業》中也把「負起沒有條件的責任(unconditional responsibility)」當成是經理人第一項重要的修練功課。企業中願意扛起完全責任的人真是鳳毛麟角呀。高管對於自己工作的企業,自然負有相當高的責任,這是容易理解的。若你認為不該負責,就讓退出這個企業。若是別人逼你參加的,那就是你不對了,你放棄了你的選擇權力。我們該不該為隊友負起責任呢?想想球賽的狀況,如羽毛球的雙打,或是籃球比賽,立即就知道答案了:隊友的表現,也是我們要共同承擔的,不論輸或贏。這個道理也較容易被理解。

然而,平時在企業的活動裡,願意「積極為隊友負起責任」的人卻不多見。有的人說「共擔責任是有道理的,但先要講清楚責任的歸屬;總不能說我沒有做錯還要負主要責任吧?」。這就是要論個是非曲直的態度了!我們是該負起「完全責任」的,這只有等高管們漸漸提升了自己的心智層次,才能漸漸真的理解。

最後,我換個角度來談責任這個按鈕:責任,愈背愈輕,愈拋愈重!寇夫曼教授在他的《清醒的企業》中描述了兩位不同態度的銷售部經理。其中一位承擔了無條件的責任,他向客戶表示,他的工廠把貨發錯了地址,是他要負責的,故與客戶的採購經理緊急協商,急調部分貨品支援客戶的生產,並對客戶的脫產做出賠償的措施。另一位銷售部經理則向客戶採購經理表示他並沒有錯,是工廠找的發貨公司把地址搞錯了。要怪就要怪貨運公司或是工廠裡的承辦人,不應怪他銷售部。

結果呢?前者不但取得了客戶的諒解,業務愈做愈大。後者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沒有犯錯,但卻失掉了客戶的信任,業務也愈來愈少。做為父母、主管、家人、朋友…任何一個角色中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責任在裡面,我們愈能承擔責任,它就愈來愈小、愈輕,你就會愈來愈愉快。

幫助

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,都有幫助人的意願。幫助,也是人類最有價值的行為。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,因為助人會提升自己的情緒度。然而,我由賀伯特先生的研究中學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:要避免失敗的幫助(failed help)。想要幫助,也去做了,但最終失敗了,那個反擊力量是很強大的,會嚴重的傷害自己! 你想對親人或是好朋友提供幫助,結果他們還是沒有做好、其或拒絕了你的幫助,是否會讓你感到特別難受?這比幫助一位陌生人而失敗了要難受多了!有些朋友要你幫他,你也做了,但一而再、再而三地,他不斷要求你幫他,但他就是做不好,你還停不了(不能拒絕再幫他),是不是太傷了?親人行為有偏差,你想幫他改正,他就是不幹,你也會感到很傷?愈是熟人,失敗的幫助的傷害力量也就愈強大,所以更要小心防止。

怎麼做呢?停止幫助吧。如果你因為知道了這個道理,故幫助失敗了也無所謂,那就是你更高明了,不再會因而受傷了。我佩服你!有的人你對他好,幫他、助他,持續很長一段時間,他自己沒振作起來,反而責怪你的不是!這種人不少見呀。他怎能如此忘恩負義呢?因為你拿掉了他的自決力。這道理看來有點殘忍,但卻是真的!有人向我表示,道理他都懂,但就是無法拒絕再提供幫助,一再失敗而一再痛苦。問我該怎麼辦?怎麼辦?不辦!沒法辦。繼續痛苦唄。

提醒:我不是在強調不要幫助人喲!這是個值得鼓勵及讚美的高貴行為。只是,要小心它的負作用而已。

擁有

擁有是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理解的大按鈕!賀伯特先生對擁有下的定義是「觸及(reach、touch)」,也是初學者較難理解的。我來幫忙說一下我的心得。首先我們要了解賀伯特先生說的「擁有,不是佔有」的原理。例如,人人都 想要有足夠的知識、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心情。你能「佔有」知識與關係嗎?如何才能有好的知識?去接觸這些知識,漸漸地才能了解而擁有它。如何才能有好的人際關係?多接觸、多溝通、多了解,才能擁有。擁有是 reach,touch,而非佔有 (possess)。觸及與接觸,就是溝通。

記得2008 年我第一次做客觀性聽析時,聽析員要我去摸牆壁、摸小草、摸樹幹…起初我充滿了疑惑與不解,摸這些東西幹什麼?我甚至因生氣而想打聽析員,可惜她是女的。數小時後,這些簡單到近乎白痴的動作,卻讓我眼前的世界突然放亮了,視力大好。我也真的第一次體會到,以前我對四周的環境實際上是「視而不見」呀!多少年來,我又何曾真的仔仔細細地看過周圍的花草、房子、貓狗、人群?我哪曾仔細品味過街道旁的路燈在散發著什麼樣的訊息?萬物都可溝通,不再是詩人的夢囈,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感受!

進一步瞭解